新华鲜报|云南这所小学,见证中国同赤道几内亚兄弟的深情厚谊

发布时间:2024-06-04 12:58:53 来源: sp20240604

5月27日下午,一场视频连线在北京和云南之间进行。在北京一边,是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在云南一边,是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一所小学的师生代表。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奥比昂总统正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场视频连线,是奥比昂总统访华日程中的一项特殊安排。


5月27日,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同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小学的学生视频会面。新华社记者 曹嘉玥 摄

5月27日,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同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小学的学生视频会面。新华社记者 曹嘉玥 摄

一位非洲国家的总统,为什么会同中国西南边陲一所小学的师生视频会面?

故事要从9年前讲起。

2015年4月,奥比昂总统访华期间,代表本国政府宣布一笔捐赠,用于云南省金平县第一小学的改扩建。一年多后,一栋5层20个教室、10个卫生间、5间办公室,总面积约2530平方米的新教学楼落成并投入使用。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有了更好的学习条件。

为了表达对两国深情厚谊的感念,这所小学也有了新名字——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小学。9年来,已经有2000多个孩子从这里毕业。

这是位于云南省金平县的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小学(无人机照片,5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这是位于云南省金平县的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小学(无人机照片,5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视频连线时,在奥比昂总统手边的桌子上,展开着友谊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一封来信。“我们是中国、赤道几内亚两国真诚情谊的直接受益者。”孩子们在信中写道,他们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两国友好交往的小使者。奥比昂总统表示,希望孩子们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材。

一位非洲中西部国家的国家元首主动帮助中国地方发展,令人印象深刻。而这样的肝胆相照,源于中国长期以来以真心对待包括赤道几内亚在内的非洲兄弟。

建交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同赤道几内亚始终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相互支持,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

自1971年起,中国已派遣33批600余人次的援赤几医疗队,为保护当地人民健康作出贡献;赤几在2008年中国遭遇特大地震灾害时倾力捐款200万欧元……进入新时代,两国积极对接发展战略,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援助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务实合作,成果惠及两国人民。

“我们十分骄傲地看到,在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小学栽下的友谊种子,正在开花结果。”奥比昂总统在视频连线中说。

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奥比昂总统已经访华十多次了。不久前,他感慨地说:“可以说,两国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赤道几内亚的面貌。”奥比昂总统这次访华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他举行会谈,两国元首还将共同出席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为两国友好关系全面深入发展注入新动力。

5月27日,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小学的学生通过视频连线和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打招呼。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5月27日,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小学的学生通过视频连线和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打招呼。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咿唔瑟,咿唔瑟,吸噶拉罗,哈赛赛,赛哩罗作搓……”(歌词大意为:巧遇大家来唱歌哟)视频连线的另一边,随着哈尼族儿歌《阿密策》响起,38名身着苗、瑶、傣、哈尼族等民族服饰的同学们,将欢快的歌声献给“奥比昂爷爷”。

五年级的学生代表王一骁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想到赤道几内亚去看看我们的朋友,也希望奥比昂爷爷将来有机会到我们学校来看看。”

奥比昂总统回答说,未来某一天,一定要亲自到这所以“友谊”命名的小学参访。

策划:陈芳

统筹:杨依军、谢良

记者:曹嘉玥、曾维、胡超

编辑:杨洋、郭宝江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云南分社联合出品

(责编:曹欣悦、崔越)